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善用正向激励开展劳动教育

近日,爸爸带厌学男孩工地搬砖的新闻冲上热搜。对此,网友各执己见、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很多熊孩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只有“真刀真枪”动了真格,他们才会自我反思;而反对者则认为,此番操作是在对孩子进行恐吓和威胁,不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而且还可能向孩子灌输了不健康的价值观,易使孩子瞧不起体力劳动。

现实中,类似带孩子工地搬砖的这种无奈之举并不鲜见。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罚洗碗、罚择菜;学生不遵守纪律,被老师罚扫地、罚擦窗;有的年轻父母还会拖着孩子,以环卫工人为例开展现场说教,声称“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扫大街”。然而,我们对这些教育方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却对带孩子工地搬砖的类似之举心存质疑。可见,如何有效、正确地对孩子开展劳动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劳动教育不仅关乎孩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且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面向未来、百年树人的国家战略。

如何正确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考验教育者的智慧,而且也检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成效。劳动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不能止于教会孩子做事,还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因此,切不可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地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却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误导孩子鄙视劳动。新闻中杨先生通过现场搬钢筋,快捷且成功地让儿子“改掉了”不爱学习的毛病,但有可能不自觉地让孩子感知“劳动比学习更累人”“搬钢筋的活太辛苦,最好不干”,甚至认为“当建筑工人没出息”“现在苦读书是为了将来不劳动”。如果出现这样的教育效果,显然不值得提倡。教育心理学认为,正向激励以唤醒、说服、影响、褒扬等方式为主,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使人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接受或继续其行为,并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正向激励式的劳动教育可以包括慈善公益活动、日常家务分担、劳模精神宣讲、工业生产体验、劳动收获分享、劳动成绩表彰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学校之外,家庭亦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有义务、责任对孩子的劳动认知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切不可滥用惩罚而让孩子远离劳动、憎恶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父母和老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正向引导孩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添砖加瓦,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上一篇:乡村小学给学生奖励小猪,让劳育与智育双向奔赴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