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教育部向中小学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教科书指南》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印发《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教材指南》。通知提到,将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实现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系列化、规范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少年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风险规避等五大领域,以及相应的30个核心点。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点包括:了解健康;个人卫生和保健;健康问题和疾病预防与控制;眼睛健康;耳鼻口腔健康;身体健康;健身运动和运动;健康的工作和休息;合理饮食;公共卫生;注意健康信息。

生长发育和青少年保健的核心要点包括:生长发育;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性健康;预防性侵犯;珍惜生命。

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适应和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节;心理问题和援助支持。

传染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要点包括:传染病基本知识;常见传染病及防治措施;传染病对社会的影响;港口公共卫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安全应急和风险规避的核心点包括: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用药安全;社会保障;校园安全;实验、实践安全与职业健康;网络和信息安全。

这五个领域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一体的、相互作用的。内部逻辑如下图所示。

同时,《通知》还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并对教材的学科范围和阶段提出了建议。

(一) 小学阶段

通过基础知识介绍、具体技能培训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学生:

1.了解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了解预防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个人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养成爱护眼睛的习惯,预防近视,定期监测体重,防止超重;养成经常工作和休息的习惯,文明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自身健康和公共环境卫生。

2.了解生命、成长和发展的知识;初步学习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和相关保健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3.了解并接受自己,培养礼貌友好的沟通品质,学会与家长和老师沟通;树立纪律、规则和时间管理意识,正确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4.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掌握个人防疫技能,能配合接种;能够了解传染病的影响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控制措施和个人行为要求。

5.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和逃避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急救知识,能在紧急情况下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建立反绑架等社会安全意识,识别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寻求帮助;能够通过正规网站和权威媒体获取重大事件的准确信息,不相信或散布谣言。

(二) 初中阶段

注重讲解原则和机制,加深学生理解,增强健康行为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

1.学会分析和评价健康影响因素,积极践行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障眼睛健康,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保证睡眠,拒绝吸烟、饮酒、吸毒等有害健康的行为;系统了解和积极预防儿童青少年常见病,采取切实行动保护自身健康;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公共环境健康。

2.了解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生长发育状况;学习青少年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虐待的能力;积极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学会正确应对挫折。

3.学会客观地理解和对待自己,欣赏和宽容他人;准备高中学习或就业;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减压放松,学会克服焦虑,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能够主动寻求帮助。

4.了解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了解接种和免疫规划的意义,掌握个人防疫防护技能;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口岸传染病防治情况;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意识和防护能力。

5.培养安全责任意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提高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防止药物误用和滥用;了解实验和劳动实践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识别网络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防范网络电信欺诈。

(三) 高中阶段

主要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和人生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

1.深入了解烟草、酒精和毒品危害健康的机理,营造无烟环境,远离酒精和毒品(包括新药);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坚持自觉规律的体育锻炼,科学用眼,健康作息,合理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关注健康信息,增强公众健康意识。

2.深刻理解健康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理解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认同健康自然是体态美;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了解婚姻和生育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和性虐待。

3.了解社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高健康的异性交往能力;适应高中生活,学会正确处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准备进入高校学习或就业;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多年的不良经验和健康成长;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公平竞争与团结合作;能够识别和预防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4.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能够识别可能感染HIV的危险行为,提高其预防能力,分析传染病对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影响。了解国家生物安全检查机制以及现代港口核、化学和生物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为了了解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及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可以以新冠病毒病防控为例,说明中国疫情防控的主要过程、关键做法和意义。

5.进一步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了解药品安全机制;遵守实验、实习场所的安全原则,强化社会安全意识;预防校园安全事故,营造校园安全氛围;遵守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防范网络电信欺诈的能力。

据悉,《中小学课程教材引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指南》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融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使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编排更加系统、科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恰当性和实用性。在提高学生“生命第一、健康第一”意识、提高社会心理能力和发展健康行为方面,课程材料的教育功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身发展与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教育部向中小学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教科书指南》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