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届年会暨第十四届五年计划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讨会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承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领导、科研人员和学校规划部的有关同志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和基调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静、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静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谷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胡柏景教授在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办学特点后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需要把握世界优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研究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现实逻辑。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十四五”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召开本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和思考,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教育做出贡献。
张双谷在讲话中说,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一流大学群体的大力支持。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当前,面对新时代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提高服务“大国”的新水平,瞄准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紧急加强人才培养,锚定四个方面,提高科研能力,构建培养时代新人的新格局。他还指出,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以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了智慧,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次会议的召开也将有助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继续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秋教授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席发表了《关于在走向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大学使命和责任的基调报告》。吴教授指出,在迈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要发挥支撑作用,不仅要促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同时也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思想指导和人才培养功能。目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吴教授认为,中等收入陷阱背后有四个陷阱:制度、技术、社会环境和金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未来五年的目标。因此,高校必须肩负起创新和引导的使命和责任。高等教育要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引领思想发展两个方面持续不懈地努力。
然后专题开始。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付星教授和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全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振远教授围绕“党的教育政策的含义和实施”这一主题,阐述了党的教育政策的内涵、特点和精神实质,梳理了党的教育政策的变化历史。瞿教授认为,要从领导、治理体系、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主力军、学术支撑、根本动力、国际视野等八个方面努力,使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成为教育活动的真正灵魂和有机组成部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占俊教授回顾了新中国大学重点建设的历程,分析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未来战略趋势是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共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鲁廷研究员认为,科技革命是百年变革的关键动力。在未来,我们应该希望经济来自科技,人才来自教育和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建设服务创新高地,构建优质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人才中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雁阵。广西师范大学校长何祖斌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十组关系:内部治理与外部支持;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办学结构与效率;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一流发展与特色发展;优势继承与整合创新;本地化和国际化。
同时还举办了以“构建优质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的高等教育专家分和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与评估”为主题的规划办主任分。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崔胜、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总结了这次会议,感谢所有与会的嘉宾,为下一届年会的召开提出了新的设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