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它的客观规律需要不断探索。如何使幼儿教育和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并使幼儿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体现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我们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作出创造性研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197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会议上,将幼儿教育纳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之中。随着“六五”、 “七五”、“八五”、“九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为适应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需要,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参与范围和研究成果在多样性、广泛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日益明显地释放着有利于幼教事业改革的能量。
幼1家1儿童幼儿教育研究的最初阶段,只有某些具体方面的内容被包含在心理学或生理学的研究基础上之中,它是以个别子课题的形式出现的,研究发展到今天,“九五”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中,幼儿教育已有了9个独立项目和1个与中学、小学并列的项目,其中部委级课题占了一定的比例。
面对这样的研究现状,我们为幼教界日益增强的科研意识感到欣慰。然而,反思我们的研究历程,直面当前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要增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相互结合的密度和力度,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九五”规划课题中有幼儿园申报的课题,并且得知该课题得到了所在地区科研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但我们还是应该指出,急实际工作者之所急,助实际工作者之所需的研究尚需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加强,此类研究的加强,需要从选题、立项、展开研究、总结和推广成果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因此,理论工作者指导实际工作者开展研究,把研究的视野多放一点在改进幼儿园日常工作上,在目前显得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这不仅是我国幼教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所决定的。“给任务,不指导”,这是参加过理论工作者所主持的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之后,有些实际工作者的反映,这是一种颇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次,在消除了对科研工作神秘感的同时,应努力提高幼教实际工作者对幼儿园日常工作开展研究的思想认识和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能够在某一级研究规划中获得立项机会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这种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事实上,研究的需要存在于各级各层幼儿教育机构的日常工作之中,诸如,幼儿园教师如何了解、研究儿童,促使每个个体在自身已有基础上的有效发展?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探索有效的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工作规律?幼儿园园长如何评价园内各项工作,如何从实际出发提高各类工作人员的素质?幼儿师范学校课程如何改革?高校幼教专业如何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做好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中的软件评价?等等。这些研究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实际工作者最能施展身手的领域。我们应该树立以下的观点:只要是工作便意味着研究,若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加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有了这样的信念,那么,我们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在等待着我们去攻克,我们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便会促进幼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便会在幼教科研园地创造出一种万紫千红、蓬勃发展的景象。
再次,在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要清除形式主义、任务观点以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比如,为应付评级、评职、评优的需要而赶“研究成果”;为创收而拼凑类似教材的“研究成果”;只顾办班宣传“研究成果”而不顾实际后果,等等。此类现象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群众的非议,我们要把它们从神圣的科学研究殿堂中清除出去。让我们同心协力在科教兴国的大好形势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创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而努力奋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