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是吃苦流汗那么简单吗?

前段时间,中国工作培训技术辅导中心公布新一季“最缺工”的100个工作排行表,出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社会服务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最大,而这正是高职院校侧重培育的对象。这再次引发有关专家的忧虑,“高职院校学生结业后专业对口率没有咱们预期的高,对口工作后学生换岗率却比咱们预期的高。”专家以为,破解“两高”问题的一大抓手,在于高职院校展开好劳作教育。

工作教育是以工作为导向、以服务为主旨的类型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劳作教育应该是通识性劳作教育基础之上的工作性劳作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作教育辅导纲要(试行)》,对高职院校展开劳作教育提出了目标:增强工作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劳作技术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作精力和认真负责的劳作态度。可见,高职院校的劳作教育不只应该是喫苦流汗,还应该培育学生劳作价值的认同和劳作态度的达成,发挥劳作教育综合育人的功用。

其实,比较中小学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在展开劳作教育方面有着共同优势。工作教育肇始于劳作实践,传承工作劳作技术与工作劳作精力,与劳作教育一脉相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有着更加丰厚的劳作教育资源,不只有实训基地等合适展开劳作教育的实践场所、实践平台,还有合适展开劳作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以及工作企业的支持,其扎实的劳作教育的实践资源,是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

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展开劳作教育却跑偏了路,如将劳作教育简单化,把相关课程安排交由后勤部门承担,将劳作教育只理解为扫地、展开自愿服务等,或者以为学生有一半左右的学时都在实习实训,进行劳作实践,不需要额外着重劳作教育。还有一些高职院校通过“更名改姓”的方法,把本来已有的实践活动、自愿项目等改为“劳作教育”课,缺乏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有劳作少教育”,就劳作讲劳作,劳作教育很难入脑入心。

真正将劳作教育融入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是高职院校不容推辞的责任。高职院校的劳作教育不只要有工作知识和技术的教授,还要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和工作道德。这需要高职院校高度知道展开劳作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劳作教育实施方案。

在高职院校需为技术强国提供强壮支撑的今日,职校要有从为企业培育人上升到为工作和社会培育接班人的更高站位,顶岗实习不能把学生交给企业就不论不问,而是要加强过程办理和劳作价值引导,让学生保持实习的积极性,增强未来大国工匠种子的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则要考虑,怎么让职校教师把劳作知识、劳作观和课程结合起来,鼓励专业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中,自觉地展开劳作教育,引导学生知道劳作、尊重劳作、热爱劳作。

在多元工作观日益流行的当下,劳作教育要赋予职校生以精力升华,让他们在获得劳作技术和劳作知识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劳作价值观,然后成长为专业技术硬、社会责任心强、自主创新才能高的新型劳作者,技术成才成就出彩人生。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是吃苦流汗那么简单吗?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