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高考改革:打破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规则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与此同时,上海和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项目。两地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招生新高开始实施;;三个月后的12月16日,两项配套政策《关于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出台。

此后,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9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项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进公平、科学的人才选拔。

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却非常令人兴奋。时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所所长秦春华在撰写本报时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这项改革深刻地回答了高考改革的“为什么”、“什么”和“如何”等基本问题。同时,它还试图纠正和恢复过去30年来积累的教育“顽症”,如“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学生负担过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高校选人中如何打破唯分数论

事实上,改革酝酿已久。

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学业水平测试已逐步在各省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推广。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程改革与高考的组织模式、考试内容和成绩之间的不兼容越来越多,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明显。

前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汝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高中课程改革有很多亮点。例如,他希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主动性,设计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占1.25学年,其余为选修课。温家宝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然而,在中学中,很少有学校真正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多项选修课。“一些学校在1.25学年完成必修课程后,立即转向高考进行审查。”

当年高考的复试,确实点燃了无数年轻人成为人才的希望。然而,当历史的车轮又转动了30年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然而,高考没有改变,分数仍然是唯一的标准。在这个“指挥棒”下,大学尽最大努力招收高分学生;中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和家长尽最大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培训机构绞尽脑汁学习技能以提高分数。

2013年,互联网上流传着“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该排名基于1977年至2012年各省份的顶级获奖者分布情况。观察这个列表,我们可以发现,直到2000年左右,高考状元都来自分散的学校,但2012年前后,高考状元越来越集中在“超级中学”。

毫无疑问,改革势在必行。

2014年,改革有了清晰的“作战图”。《规划》提出“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事实证明,高校面临的是冷门分数,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改革后,高校招生模式已成为“两个基地、一个参照”,即在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参照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次招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办学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名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对于学生来说,除了高考成绩外,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将一一记录,并可能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

全国许多省份已经开始制定地方高考改革方案,努力为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例如,在北京宣布的新高考计划中,有一点是明确的:“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不变,分数不变,文理不分。探索和论证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的可行性,并每年进行两次外语听力考试改革试点。”

高考已进入“自主选择”时代

时间到了2017年。

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时,“预测”这一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迅速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人们的热烈讨论不仅出于惯性,还因为上海和浙江作为第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迎来了“新高考”的首次落地。

一些专家首次对“新高考”作文题目发表评论:“题目的考试没有障碍。学生可以选择愿意接受预测,提前计划,采取预防措施;他们也可以不同意,享受不可知的乐趣……”

专家们强调的“选择”是高考改革要传递的另一个重要信号。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福志在政策发布时表示:“这项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学生可以选择三门科目计入高考总分。这就是说,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考生除了可以参加语文三门科目的统一高考外,还可以参加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的思想政治,历史,,三是根据高校的要求和自身利益选择。郑福志说:“通过这种设计,学生可以参加文理类的兼职课程和文理类的兼职考试,从而可以将文理类分为不同的科目。”。

事实也是如此。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项目采用3+3模式。除了语言的数量,还有三门学科,上海有六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浙江有七门三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被独立选为高考的选修科目。

在“新高考”的“首场秀”之后,时任浙江省教育考试学院副院长卞新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选拔考试实施后,不到22%的考生选择了传统的“理化生”和“历史、土地、政治”,即78%的考生选择了文理结合,这超越了传统的文理模式,实现了文理一体化。卞新灿说:“在我们对5000多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0.17%的大学招生工作人员以及60%以上的学生和家长同意取消文理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考试,这扩大了选择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应该说,高考改革的最大变化是在“选择”的同时增加了“选择”。正如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朱朝晖所说,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和大学都有更大的自主权。学生自主选择大学,大学不是被动地等待学生。“我们应该让学校和学生喜欢‘自由恋爱’,而不是强迫媒人在中间”。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考将从“标准配置”时代进入某种意义上的“选修”时代。

然而,随着选项的“分散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在指导学生选择科目时,并不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优势,而是将如何避免遇到“强者”作为首要任务。许多选课的“秘密”甚至在网上流传,教学生如何避免“强碰撞”,如何通过“天机赛马”从“差生”变为“学霸”。

在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第一场秀”之后,媒体很快报道说,上海只有30%的考生选择了物理,而浙江近30万考生中只有8万人选择了物理。物理学被候选人“拒绝”。此外,媒体还披露了另一项调查结果。2017年复旦大学第一次参加“大学物理”统一考试时,来自浙江和上海的新生整体不及格率也远高于往年。

幸运的是,试点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2019年4月,第三批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的方案由“3+3”改为“3+1+2”。其中,“3”是全国语文、数学、外语统一考试科目,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1”是首选主题。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一门物理和历史科目;“2”是重新选择的主题。考生可以从四个科目中选择两个科目: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

当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特别说明,改革从完全自由选择转变为条件选择,注重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愿望和专业,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或历史基础。“这仍然是一种进步”。

2021年,将在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晨介绍说,“从目前的数据来看,8个省市物理专业学生的平均比例接近60%,其中辽宁省最多,达到85%以上。

高考改革:打破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规则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